【摘要】 房地產核心問題被明確指出!最嚴定調,釋放了什么信號?
高層再次發話,劍指房地產!
今天早上,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國新辦發布會上,再次談及房地產泡沫等問題。
郭樹清在會上表示:
“房地產領域的核心問題還是泡沫比較大”,這句話堪稱一錘定音,為中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進行定調。
“很多人買房不是為了居住,而是為了投資投機,這是很危險的”,這也是有關方面對房地產投資投機發出的空前警告。
顯然,遏制房地產金融化泡沫化,已經成為新的政策取向。
1、房地產金融化、泡沫化傾向比較強,但問題有所好轉。
他表示,現在房地產領域金融化、泡沫化傾向還比較強,但是去年房地產貸款增速第一次降到了平均貸款增速之下,這個成績來之不易。
根據央行數據顯示,2020年房地產貸款余額49.58億元,同比增長11.7%,已連續29個月回落;2020年房地產貸款增速8年來首次低于各項貸款增速,新增房地產貸款占各項貸款比重從2016年的44.8%下降到去年的28%。
從數據來看,的確側面印證了銀保監部門對于房地產貸款的管控效果。但是實際上,流入房地產的貸款何止是房貸,還有消費貸、經營貸等等,從最近各地嚴查經營貸就能看出來,各種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市場的現象還是不少的。
2、推出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,房地產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。
同時,關于房地產調控,郭樹清則指出,我們相信房地產問題會逐步得到好轉?,F在我們也進一步采取一系列措施,各城市“一城一策”推出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,目的是實現穩地價、穩房價、穩預期,逐步把房地產的問題解決好。
言下之意,維持房地產市場穩定仍是今年的重要任務。值得注意的是,里面說的房地產綜合調控舉措,應該就是除了以往的行政化手段,還要加上金融化手段,這是今年的一大變化。
3、很多人買房是為了投資或投機,這是很危險的。
此外,郭樹清也談到了“灰犀?!眴栴}。他表示,“很多人買房子不是為了居住,而是為了投資或者投機,這是很危險的,因為持有那么多房產,將來這個市場要是下來的話,個人財產就會有很大的損失,貸款還不上,銀行也收不回貸款、本金和利息,經濟生活就發生很大的混亂。所以必須既積極又穩妥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?!?/font>
換句話說,高層已經注意到,目前樓市中還是存在大量利用高杠桿進行投機炒房的行為,將來房地產市場還是存在下跌的可能性。
4、貸款利率會有所回升和調整。
關于貸款,郭樹清則表示,因為今年整個市場利率回升,估計貸款利率會有回升和調整,但總體利率還是較低。
樓市來說,市場利率的回升也就意味著房貸利率也有可能回升。
長期以來,樓市調控往往集中于限購、限價、限售等傳統手段上,如今樓市調控手段已經全面升級,直指土地和信貸的七寸。
其一,房地產“五道紅線”已經橫空出世。
在這五道紅線中,有三道是針對房企融資而來,另外兩道則是針對銀行房貸而出,五道紅線,指向的正是房地產金融化的傾向。
這五道紅線有沒有用?
我們看到,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出臺以后,已有多個大型房企遭遇了資金鏈沖擊。而房貸融資兩道紅線出臺不到3個月,各地的房貸利率已經應聲而漲。
其二,集中供地制度重出江湖,22個重點城市首當其沖。
近日,自然資源部發文對22個重點城市的住宅土地出讓方式提出新的監管要求,實施“兩集中”供地政策,全年不超過3次集中發布出讓公告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。
一年只能供3次地,用處有多大?
大規模集中供地,可以給社會以土地供應充足的預期,限制地方政府“饑餓營銷”的玩法,同時讓房企短期資金壓力大增,失去炒作“地王”的空間。
當然,這一制度將會利于資金量充足、負債率低的大型房企,中小房企未來的發展空間勢必進一步遭受擠壓。
其三,圍堵經營貸、消費貸,火力之猛前所未有。
經營貸,顧名思義是用于企業經營,不得流入股市、樓市等投資領域。然而,去年以來,由于利率倒掛,多個城市經營貸空前火熱,成了助推房價上漲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那么遏制房地產泡沫,影響有多大?必須認清的一點是,遏制房地產泡沫不等于打壓房價,房價暴漲不是好事,暴跌同樣不是政策可選項。
一方面,房地產,一直都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利器,同樣也是地方政府土地財政的重要支柱,這種依賴在短期很難緩解。
另一方面,房價過快上漲,則會帶來潛在的金融風險。日本1990年代的房地產泡沫破裂、2008年美國的次貸危機,都是前車之鑒。
所以,遏制房地產泡沫,關鍵是維持市場穩定,既要遏制房價大漲,又要防范大跌。
這就決定了未來樓市調控的總基調。
房地產泡沫化 金融化 泡沫 上饒房產 上饒
贊
免責聲明:
1、我們尊重原創,也注重分享。文章部分圖片及資料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僅供學習參考之用,如無意中侵犯了原作者的知識產權,請聯系本平臺刪除,本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2、本平臺對轉載、分享的內容、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,僅供讀者參考,本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。
3、若文章內有涉及到商業、公園、交通、醫院、學校等信息的內容,僅供參考,具體情況以政府最新公示文件為準。
已有30人報名
2021-03-07
2021-03-06
2021-03-03
想看更多內容,點擊這里
2022-06-04
2022-05-31
2022-05-26
top